理解別人的善意,就會努力以求之回報。對他人的善良無感,就會貪婪無度,怨罹不休。
我有個盆友老劉,有產有業(yè),大耳肥頭。
整天一張無憂無慮,笑咪咪的臉。
讓我們欣慰的是,老劉以前也好慘,悲慘無極限那種。
但突然有一天,他把一件事兒想明白了,一下子就不再悲慘了,從此走上了有錢有閑養(yǎng)尊處優(yōu)的不歸路。
20年前,老劉以出國留學的名目,跑到美國淘金。
到了地方兩眼一抹黑,跟當時許多赴美的中國人一樣,靠在餐館端盤子殘喘。
打的是黑工,薪水超低——但如果運氣好,多拿些食客的小費,算是主營收入。
可是美國那邊的飯菜吃法,跟中國這邊的流程不太一樣,就連筷子都有使用說明書。老劉上工第一天,就因為弄不明白這事兒,惹客人不高興,老板發(fā)飆,當場讓他走人。
危急時刻,餐館領班站出來,說:老板,不用趕走他,這人很上心的,我愿意花點時間帶帶他,準保不讓你失望。
老劉留了下來,對領班感激不盡。
世還是好人多啊。
領班也的確很仗義,除了把自己慣常招待的客人讓給老劉之外,還給了他許多細節(jié)上的囑咐,告訴了他客人的性格與脾氣,大大地減少了老劉犯錯誤的概率,也省了不少力氣,拿到了不少小費。
但是好景不長,安安生生過了一段時間之后,老劉無意中發(fā)現(xiàn):領班拿到的小費,比他自己拿到的要多得多——幾乎是他的10倍。
老劉不免產生疑問:咦,都是一樣做事,領班的小費為什么這么多?
在經過仔細觀察之后,他終于發(fā)現(xiàn),領班所讓他接待的客人,基本都是些垃圾客人,要么脾氣不好喜歡找茬,要么只給一點點、甚至根本就不給小費。
當時老劉悲憤交加。
我以為你是好心,豈知竟是個惡意陷阱。
老劉恨死了領班。如果警察不管,他早把領班打死十幾次了!
偏巧在這時候,他在雜志上讀到篇文章。
作者是個出身貧寒的苦命人,文筆粗又糙,但人氣很高。
這個作家,有娘生沒爹養(yǎng),在佛羅里達的一家孤兒院出生長大,從小到大就沒有吃過一頓飽飯,也沒在學校接受過正經的教育。
等到成人之后,被掃地出門,一腳踹到社會上。貧窮潦倒,無以為生。
有一天,他餓得不行,空著肚子在街上團團轉,路過一戶人家的時候,卻看到女主人愜意地坐在房屋外的草坪上,一邊逗著籠子里的鸚鵡,一邊咀嚼著美味的餡餅。
他餓得不行,兩只眼睛直勾勾地盯著餡餅,垂涎欲滴。
女主人終于注意到他恍若餓虎撲食的眼神,問:“需要我?guī)兔幔?rdquo;
他囁囁開口:“我……已經好幾天沒吃東西了。”
好心的女人站起來走回房間,過了一會,端出來一碟熱氣騰騰的餡餅,沖他笑了笑:幫我一個忙好嗎?不小心烙了太多的餡餅,如果你愿意幫我吃掉的話,我會非常感激你的。
我愿意。他狼吞虎咽地把餡餅吃掉。
女人又說了句:希望你以后能繼續(xù)幫我,我總是把餡餅烙多。
相信我太太,我會一直幫你的。他保證說。
此后,還未成為作家的流浪兒,就每天去那戶人家,狂吃餡餅。
吃著吃著,他感覺好象什么地方不對。
是那只鸚鵡!
那只鸚鵡,人話說得維妙維肖。起初他去時,鸚鵡蹲在籠子里,大聲的向他問好。但不知從什么時候起,女主人卻用一塊布,把鸚鵡籠子罩住了。
不讓他看到鸚鵡。
可這是為什么呢?
越是看不到鸚鵡,流浪兒越是好奇。
又一天,他照例去吃餡餅,當女主人回房間時,他一下子,把鸚鵡籠子上的布掀開了。
鸚鵡看到他,立即歡叫起來:那個不要臉的又來了,又來吃我們家的餡餅啦。那個不要臉的又來了,又來吃我們家的餡餅啦!
當時流浪兒就震驚了。
他還以為,人家自己辛苦賺來的食物,理所當然就應該給他吃。
現(xiàn)在他才知道,施舍是善良,但不是弱智。
萬不可得寸進尺,透支別人的善意。
老劉說,當他讀完這個故事時,腦袋就像被一口大鍋砸中一樣,咣當當,嗡嗡嗡。
感覺這篇文章,說的就是自己。
領班替自己保住工作,還把客人讓給自己,指導自己少犯錯,那是善良!可自己,卻反而認為領班居心險惡,坑害自己。
僅僅是因為,領班沒有把較優(yōu)質的客人,全都讓給自己??扇思抑皇巧屏?,又不是白癡!自己憑什么,用這么高的道德標準,要求人家?
人家領班也是有家有口,要吃飯要謀生的。如果當初自己被老板趕走,對領班一無所損,只會讓自己陷入絕境。
可是領班做了件對自己沒任何好處,卻拯老劉于絕境的善事,主動說情留下了他??蓳Q來的不是感激,卻是深深的怨憎。
就好象農夫和蛇,農夫救了凍僵的蛇,蛇卻反咬農夫一口。
就好象東郭先生和狼,東郭救了狼,狼卻非要吃掉東郭先生。
自己怎么會這樣?
不知不覺之中,成了一個無恥的人?
當時老劉就意識到了,他好像遇到了人性的一個坑。這個坑,已經埋了無數(shù)人,如果自己陷進去,鐵定是百死莫贖。
那個美國流浪兒,后來之所以成為作家,就是因為他發(fā)現(xiàn)了人性這個坑。
跌進坑里,就只能一生潦倒,怨恨不休。
爬出來,至少是個作家,可以拿這段經歷換錢。
這個坑就是——對別人的善意無感。
人較怕較怕的,就是對別人的善意與善行無感。在你餓得要死時,人家給你個餡餅。一個餡餅雖然小,但那也是人家的勞動所得。
你無嘗占有了別人的勞動,就應該有所凜戒,知道人家的付出,實屬不易。可是你對人家的勞動付出無感,吃了一口還想吃第二口,吃了第二口再繼續(xù)吃。
久而久之吃成習慣,認為人家喂你養(yǎng)你理所應當。一旦哪天人家養(yǎng)不起你了,你就會心生怨恨,卻全然忘記了你所得到的一切,已是超出于人家能力之外的善良。
老劉當時就是走到這一步。領班幫他保住工作,讓給他客戶,他非但不感激,反而怨恨領班不把較好的客戶送給自己。
就是因為他對領班的善意無感,不說發(fā)憤回報,反而得寸進尺,索求無度
所謂人生,不過轉念之間。
能夠理解別人的善意,就會努力加以回報;對他人的善良無感,就會貪婪無度,怨罹不休,成為被社會唾棄的“東郭先生”。
前者,以智力為矛,拼命向上突破,以拓展自我的生存空間;同時以道德為盾,守護自己的心靈。
后者,以道德為矛,他敬你一尺,你卻欺他一尺,不斷地攻擊別人的底線;卻以智力為盾,不斷地為自己的忘恩負義尋找借口。
如果你能理解他人的善意,就會踏上光明坦途,對他人無感,只能在這個人性的陷阱中越陷越深。
不論是前者還是后者,都有充分的理由。而那些對他人的付出毫不感動,甚至反咬一口的情感淡漠者,卻往往會在內心里給自己的怨憎找出更多的借口來。
一旦被對方的善良蒙蔽了頭腦,只知道無限度的索取而不知報答,就會陷入一個隊善良無感的怨憎的死循環(huán)程序。
這個程序一旦啟動,就會在腦海中不停運轉,無休無止地壓迫腦內的空間,讓智商受限。
有許多不懂得報恩,反而憤憤不平的人,就是因為腦子里始終在運行著這個垃圾程序,結果呢,越運行越憤怒,越憤怒智商越低,較終只能把自己的命運,變成一個在原地滴溜溜打圈的惡性循環(huán),只懂得不斷地掠奪他人的血液,較終荒廢自己。
走出思維死循環(huán),爬出人生陷阱,其實也不過是轉瞬之間。
就像我們在前面的故事里所提到的老劉。當年和他陷入同樣窘境的人,數(shù)不勝數(shù),他們雖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路,也都有自己的終點——但卻終究不乏陷入到死循環(huán)程序中,一味地接受善意卻全然無感的人。
他們既無法獲得物質享受上的快感,也無法靠生命自然取樂,卻總是感覺自己受到了莫大的委屈,別人付出地還不夠。
鎮(zhèn)江市吉力泰輸送裝備有限公司專業(yè)生產提升機,輸送機上面的配件。主營畚斗,提升帶,橡膠球,傳送帶,刮板,鏈條。是這個行業(yè)的龍頭企業(yè)!
然而,不論怎么說,一個人的成就和尊榮,始終都是來自于自我付出的累積,從別人那里索取的東西再多,也終究無法成就在自己身上。
俗話說,一念成佛,一念成魔,知其理,明其行,心打開,怨放下,你再看這世界,就與此前完全不同。